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領域改革創新十佳案例入選名單,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報送的《安康市“鄉村文化理事會”建設 打通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案例成功入選。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高質量完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2019年8月開始,安康市決定在各縣(區)符合條件的行政村開展建立“鄉村文化理事會”試點工作,旨在通過建立“鄉村文化理事會”的方式,健全行政村黨組織領導下的農村文化自治組織建設,解決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盲區問題,把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變為“最前一公里”。
在鄉村文化理事會建設過程中,首批選定的32個試點村以鄉村文化理事會體系平臺為依托,統籌村級公共文化服務資源配置,完成公共文化活動項目策劃與組織實施——根據群眾需要組織藝術培訓、文藝演出、科學普及、普法教育和專題閱讀等活動;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推廣和傳承創新活動;組織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創作、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鄉村文化理事會建立以后,各試點村一是形成了一套村治規章制度,涵蓋村務管理、黨員管理、村民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依法治村的制度體系,黨群干群關系不斷融合。二是推進建、管、用、育一體機制建設,積極整合各類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資源利用率,避免公共資源浪費,節省財政資金,把村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成為文化氣息濃厚、內容內涵豐富、群眾引以為傲的現代化農村文化活動場所。三是在文化理事會的引領組織下,把公共文化陣地交給群眾,讓群眾通過自己“種”文化,將文化產品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真正實現了“百姓舞臺百姓樂”。四是進一步發揮鄉賢人士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積極參與民意糾紛矛盾調解,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目標,穩固了基層的和諧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