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vdwt4"><noscript id="vdwt4"></noscript></tt>
    <u id="vdwt4"><tbody id="vdwt4"></tbody></u>
    1. <rt id="vdwt4"><optgroup id="vdwt4"></optgroup></rt>

        <s id="vdwt4"></s>
        1.  
           
           
           
           
          行業信息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信息

          寶雞丨陜西寶雞:“融、改、建” 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有實招

          2021-11-02 | 責任編輯:admin | 瀏覽數:616 | 內容來源:本站編輯發布

          1.jpg

          寶雞市文化藝術中心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彰顯著一座城市與眾不同的精神氣質。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近年來,陜西省寶雞市以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為目標,以建設“品質寶雞”為抓手,堅持文化潤澤民生、文化引領發展、文化培根鑄魂,不斷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值得肯定的是,寶雞市文旅工作者立足實際,在公共文化服務共建共享融合發展、資源統籌開拓新空間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增強了城市凝聚力和文化影響力,為加快寶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2.jpg

          保留有工業印記的寶雞市圖書館一角

          融:貼合需求讓文化服務走心、聚力

          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對象基本上都是當地群眾,要讓文化場所切實發揮作用,就要主動打破界限,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里面。用寶雞金河鎮綜合文化站站長李元元的話來講,“文化站是辦給群眾的,我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不斷詢問并發現咱老百姓需要什么。既要讓文化活躍生活,還要讓文化助力鄉村人才振興和產業發展!

          3.jpg

          在金河鎮綜合文化站二樓有一間電子閱覽室,同時也是新掛牌的“鄉村振興電商培訓室”。就在兩三個月前,文化站面向鄉村群眾,比如圣女果、小乳瓜的種植者,土雞的養殖者等眾多未出去打工的村民推出了首期為期10天的“電商”公益培訓,幫助他們拓寬創業增收途徑!半娚膛嘤柹钍艽蠹业南矏,老師為學員們傳授文案標題技巧、短視頻剪輯制作方法,指導開通網店帶貨,放飛了農村婦女足不出戶、就業創業的夢想!苯鸷渔偢辨傞L周怡說,金河鎮不斷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管好、用好陣地,辦好特色文化活動,旨在為群眾提供高品質的文化棲息地。據悉,2019年,金河鎮爭取并投入260萬元建成了嶄新的綜合文化站,室內活動面積達800平方米,是之前的4倍。

          4.jpg

          “今天入席的160余位,全是70歲以上的,60多歲的目前還輪不到!睂氹u岐山縣京當鎮小強村老支書金永科在剛剛過去的重陽節當天笑著對記者說,他們村已連續5年舉辦“九九重陽、孝親敬老、傳承家風”主題活動,邀請全村高齡老人邊坐席享受美食,邊聽戲看節目,而所有費用都不用村上出,全由愛心企業贊助,因為文化建設不但讓敬老愛老的中華美德在小強村扎根傳承,更成為凝聚力量、推動發展的重要紐帶。

          記者在小強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看到,這里不僅坐落著縣文化館、圖書館的駐村服務點,還在一樓設有床鋪及餐廳,成為村民的“幸福院”!澳贻p人多外出打工,平時村里以老年人居多,要安心享受文化生活,就要考慮到他們方方面面的需求!苯鹩揽平榻B說,“吃飯只收個成本,一碗面只要兩塊錢。中午休息,給路遠的村民免費提供床位,這還能收錢?”

          5.jpg

          小強村社區博物館一角

          京當鎮副鎮長尚旭強表示,目前全鎮已建成1個鎮級綜合文化站,2個村級公共文化服務點,9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總面積1994平方米,年均開展大型惠民文化活動20場次,“文化育人、服務惠民”已成為京當鎮新的工作名片。

          改:老舊設施“文化煥新”服務群眾

          “我們很驚訝的!可以說,我們完全沒有想到,曾經破舊廢棄的鍋爐房、倉庫能變成如今頗有時尚感的文化學習中心。大家都很感動,主動來幫忙,讓我們的圖書館越辦越好!奔易氹u市金臺區龍騰路社區的侯玉蘭大姐如是說。如今,她與姐妹們輪流義務在這里給圖書歸類、照看過來看書的孩子們。

          6.jpg

          令侯大姐驚喜的圖書館是寶雞市金臺區圖書館臥龍寺街道分館,屬于臥龍寺街道綜合文化站暨龍騰路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一部分,現有圖書5000余冊,網絡排名前500的書籍在這里基本都可以借閱到。圖書館雖小,還配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相關設備,提供無線網絡服務,在室內中央還設計有一個寓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轉角樓梯,頗有一番景致!拔覀儾⒎鞘菫榱嗽炀岸炀,只因圖書館的位置是當年工廠的鍋爐房,所以變廢為寶,巧妙利用。2019年我們從三家設計公司的方案中進行選取,對此進行了改造,既保留老廠房的時光印跡,又實現了群眾文化空間的擴展!迸P龍寺街道辦事處主任王強如是說。

          7.jpg

          其實不只是圖書館,整個臥龍寺街道綜合文化站于2019年底至2020年初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先的文化站只有兩三間辦公室,而現在的文化站暨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成為擁有建筑面積1000余平方米,設有文體活動室、舞廳排練廳、小劇場、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的近在群眾身邊的現代化文化陣地!澳阏f,它都建好了,搬也搬不走,咱為自己的社區做點服務有啥累的?”侯玉蘭表示,感謝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投入,讓文化生活觸手可及,讓生活變了樣。

          此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崔愷主持設計的寶雞市文化藝術中心,也是在寶雞卷煙廠舊址的基礎上改擴建而來的。作為集圖書館、群眾藝術館、科技館、音樂廳和青少年活動中心于一身的文化藝術圣地,寶雞市文化藝術中心于2019年11月落成開放,總投資15.8億元,總建筑面積10.12萬平方米。其中,圖書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完全為既有建筑的改造工程,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公共文化陣地的拓展。

          8.jpg

          “我們在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的基礎上,著眼于城市街道、居民小區、旅游景區、廠礦企業等,統籌各方資源,切實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睂氹u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段軍林表示,寶雞不但通過改造建成了一批小而美、舒適化的社區“微家”、城市書房、城市驛站、文化廣場,而且積極推進在景區開設書吧等文化新空間的開拓,其實都是在借力使力,更好地擴大公共文化的服務圈。

          建:持續投入讓公共文化場館成“網紅”

          2020年10月至11月,由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寶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九屆陜西省藝術節在寶雞成功舉辦。借助這三年一度的全省最高規格的藝術盛會的籌辦舉辦,寶雞市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文化服務能力等軟硬件條件得以大幅度提升,一大批嶄新的文化設施和優質文旅服務自此走到市民之中,將“青銅器之鄉”的文化魅力更好地展現給廣大游客。

          9.jpg

          寶雞市群藝館非遺陳列館一角

          10.jpg

          記者從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近年來,寶雞市持續加大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財政投入力度!笆濉逼陂g,寶雞市累計投資近30億元在市區核心地段新建了寶雞市文化藝術中心、寶雞大劇院、寶雞美術館,改造提升寶雞工人文化宮、寶煙俱樂部等演出場館,文化設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寶雞市文化藝術中心已成為寶雞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地標,新建的音樂廳填補了寶雞沒有專業音樂廳的空白。

          目前,全市有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13個、文化館14個;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覆蓋率、上等率均為100%。在服務效能提升方面,大力推進總分館改革,帶動激發基層館站的服務活力,寶雞全市縣區文化館總館13個,分館99個,基層服務點188個;圖書館總館12個,分館95個,基層服務點183個。寶雞共有鄉鎮(街道)116個、村(社區)1323個,對此,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16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323個),實現了“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覆蓋,無死角。

          11.jpg

          夜幕中的寶雞大劇院

          此外,投資10億元建設的寶雞大劇院和提升改造的7個劇場,承接了2020年陜西省“九藝節”參演參評的53臺劇目的演出,成為廣大群眾享受省內最高文化藝術的“網紅打卡地”!耙淮笈幕瘓鲳^的建成投運,不僅提升了城市品質和文化品位,更讓人們直觀感受到寶雞的‘精氣神’和文化魅力!睂氹u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周保君表示,今后不但要建好、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更要挖掘潛能,用好文化場館和設施,增強城市服務能力,彰顯城市文明形象,讓文化和旅游的元素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角角落落,推進寶雞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用文旅成果造福市民和游客。


           
           
           
          下一篇: 九九重陽節
           
           
          打印本頁||關閉本頁  
           
          首 頁  |  關于我們  |  集團業務  |  特色產業  |  新聞中心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陜西絲綢之路生態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9-88375114  傳真:029-88375114  地址:西安市高新路2號 西部國際廣場A座18層
          陜西牛背梁生態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黃柏塬生態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電話:029-88375308  地址:高新一路2號西部國際廣場A座18層
          Copyright © 2017 陜西絲綢之路生態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陜ICP備14511201205號-1
          瑞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