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近日正式出臺,明確提出,到2025年,陜西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陜西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0%,數字經濟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其中,在《規劃》第五部分,以推動文旅產業數字化為目標,圍繞構建陜西文旅數字資源體系,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數字化助力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三部分內容進行了部署安排。
1.構建陜西文旅數字資源體系。
深入挖掘陜西文化時代價值,利用數字技術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依托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等重大工程,深入挖掘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化文物數字資源,形成一批中華文明、中國革命、中國地理的標識性數字成果,支撐陜西文化自信資源支撐體系構建。實施數字文旅賦能工程,建設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陜西)、陜西文化遺產元素數據庫、陜西文化資源數據庫、數字創意元素數據庫,系統整理陜西優秀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等數字資源,加強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整理、修復和傳承,加快推進漢文化、唐文化、關中風俗、陜北民俗、陜南風情、古建筑、古遺址等文化遺產數字化采集。探索文旅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推進標準制定、修訂工作,形成與國家、行業標準相銜接的陜西省地方標準體系。積極開展文旅數字資源標準化試點,培育和創建一批標準化示范項目。建立健全文旅數據開放共享機制,依法依規有序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
2.推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以文旅產業數字化為牽引,以陜西文化為核心,引導支持5G、人工智能、交互式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在文旅領域融合應用,推動創意設計、工藝美術、游戲游藝、動漫、網絡視頻等數字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圍繞紅色文化、數字古建、文物活化等重點領域,開發基于VR/AR/MR的沉浸式數字消費產品、文旅IP及文創產品。鼓勵用原創IP講好陜西的中國故事,讓人們在文旅消費、文旅體驗中感受陜西文化魅力內涵。充分運用微博、微信、短視頻、直播、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創新文旅消費場景,培育壯大云旅游、云直播、云娛樂等消費新形態,發展云演藝、數字藝術、網絡視聽、文化電商、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推動文旅內容、形式、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加強空間承載與聯動,強化公共服務和科技支撐能力,積極創建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陜西動漫平臺,打造西安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西安高新區文化出口基地、曲江新區文化出口基地、西安文化科技創業城、西安曲江電競產業園等特色文化創意園區,推動產業聚集發展。
3.數字化助力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發揮陜西文旅資源優勢,借助先進數字技術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深入挖掘陜西文化特色,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沉浸式視頻等將陜西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文化故事融入景區景點,傳播優秀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大力培育文旅融合數字化應用場景,創新發展云展覽、云旅游等文旅新業態。積極推動智慧旅游景區建設,推廣智慧導覽、智能導流、虛實交互體驗、非接觸式服務等應用,豐富景區文化產品體驗。建設陜西數字文旅平臺,打造“一網知陜西、一機游三秦”旅游服務平臺。培育互聯網定制、體驗、智能、互動等旅游消費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實施高A級旅游景區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實現有條件的高A級旅游景區5G信號全覆蓋。加快建設景區、酒店、餐飲、交通等文旅全產業鏈的運行監測、應急救援和協同指揮平臺,構建全域多源數據采集、智能分析和數據服務體系。
大力發展智慧鄉村旅游,拓展鄉村旅游消費空間,打造一批田園觀光類、民俗風情類、農事體驗類、民宿度假類等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示范村!笆奈濉逼陂g,培養一批“互聯網+文旅”創新示范基地。